2024年,黔东南州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区域科技创新优势,聚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样板示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赋能全州产业创新发展。
(一)争资争项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获立项中引地项目7项,资金2020万元,立项数和资金分别位列全省第一和第三;获立项省级成果转化项目13项,资金310万元;实施州级成果转化项目6项,补助资金100万元。贵州兴锂新能源科技公司荣获全省首个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赋权试点项目立项支持。台江麒臻集团通过实施项目引进中南大学成果转化,解决全省80%废旧铅酸蓄电池再加工难题,每天增加产值5万元,获得贵州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二)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是狠抓“科技入黔”与中南大学、同济大学、广东省科学院等对接合作,为近100家企业匹配成果300余项。二是组织州内企业与中国农科院、中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产学研合作,引进科技人才46人、科技成果41项落地转化。三是成功举办科技成果校企对接会,吸引41家企业60余人次参加,现场达成成果转化意向签约3项。四是多渠道挖掘技术合同,完成合同登记391项,合同成交额39.99亿元,同比增长27.8%。五是促成7家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申请创新券项目9项。六是联动金融机构协力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171家科技型企业累计放贷资金达14.8亿元,同比增长113.56%。
(三)对外合作链接科技成果转化。以推进“桥头堡”建设为契机,狠抓科技平台搭建助力成果转化。一是建成“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黔东南州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分中心)”,自运营以来,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培训2期,征集企业技术需求40项,帮助匹配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成果到州内实现转化,指导麻江明洋食品有限公司获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小组第三名,是全省获奖的2个项目之一。二是与佛山大学在州内建成“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研究院”“黔东南州霞宇油茶产业研究院”,已开发3个产品,推动落地1家企业;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专家团队建成“黔东南州碳基材料研究院”,开展碳材料研发形成系列科技成果;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建成“杉木材功能化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引进3项成果进行中试转化;引进广东省农科院在州内建成科研示范基地。
(四)建好孵化平台助推成果主体培育。一是建成黔东南州科创文创园,面积6000平方米,吸引农业、大数据、新材料等专业领域45名高层次人才入驻;入孵大健康医药、特色食品、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企业20家;进驻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1家。二是加快“侗乡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动“舞水云台苗绣科技企业孵化器”纳入省级科技孵化器管理,州级支持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资金10万元。
(五)强化科技招商促进成果转化落地。紧盯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全年开展科技招商引资活动15次,对接湖南汉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4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8家,签订产业合作协议3项,项目总投资额2.6亿元,其中2个项目实现当年建成落地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