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黔南州科技局获悉,今年以来,黔南州围绕省委、省政府“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和“富矿精开”要求以及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黔南高质量发展实际,精准落实“招才引智”工作,为推动全州科技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位于黔南的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单体露天磷矿山——贵州磷化集团穿岩洞矿。(资料图)
据了解,自2024年以来,黔南州聚焦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柔性引才”工作机制,有效发挥黔南州产业创新链“链长”及专家团队作用,推动州内重点企业与省内外3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20余项。组织开展院士专家技术“巡诊”活动,4名院士深入州内企业开展技术指导6次。深化“科技入黔”,与广东省高校、科研院所8支专家团队开展技术交流合作。选派294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新技术推广,助力乡村振兴。11名专业技术人员入选贵州省第八批“千层次”创新型人才。
“国之重器”——中国天眼FAST团队攻克相位阵接收机系统、微弱信号探测技术研究、超高疲劳性能钢索等多项世界级难题,帮助人类探寻脉冲星、快速射电暴、星系形成演化、引力波、黑洞等未知的宇宙奥秘。
接下来,全州科技系统将按照州委提出的六大提升行动具体要求,将“双招双引”中的“招才引智”作为重要工作任务,通过采取“人才+项目”“团队+企业”等方式,精准引进科技人才,不断壮大产业创新链力量,努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度契合;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副职”“科技专员”行动,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引进培育人才机制,力争柔性精准引进一批黔南产业发展亟需紧缺高层次企业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预计2025年,黔南州将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