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网站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技要闻
AI正成为医生的“超级助手”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傅小云在重症监护室检查患者体征。

近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接入DeepSeek,完成院内本地化部署。这一举措标志着该院在智慧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将为医疗服务质量带来新的提升。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全国政协委员、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傅小云关注的方向。

2025年,傅小云带着调研基层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围绕加速建立一体化医疗大数据模型提出建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推动智慧医疗迈入“数智融合”新阶段。

赴京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一位危重症患者,傅小云带领医疗团队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

“这个病人的病情复杂,问问DeepSeek,有没有针对这种病情的抑制肾上腺素分泌的药物?”傅小云现场指导医护团队运用DeepSeek,从知识库中筛选出相关疾病的最新诊断标准、治疗指南以及相似病例的诊疗经验,作为决策参考。

医生们向DeepSeek询问后,得到几个用药参考。“有个甲基酪氨酸,主要是减少肾上腺素,抑制酪氨酸的羟化酶,有个生长抑素类似物,抑制肿瘤细胞释放儿茶酚胺,这个我们应用了。”其中一位医生现场查询到相关解答。

“你们看,DeepSeek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案,基于这个方案,你们马上去查相关文献。”傅小云表示,人工智能的出现,改变了以前的工作模式。“我现在每天跟人工智能对话一个小时以上,它能够提供很多启发性的参考建议。我鼓励医生、学生们去应用,让他们学会跟AI对话。”

对新技术、大数据的应用,已经融入到傅小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不久前,他还专门了解遵医附院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情况。

“在人才与资金都存在一定不足的情况下,怎么挖掘信息化数据、进行各种各样的临床研究,都要靠这些工具来实现。”在傅小云看来,医疗大数据庞大,但壁垒太多,非结构化现象突出,严重制约医疗数据聚合、流通和应用。智慧型医院的建设,需要实现记录数据化、管理信息化、决策智能化,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让医疗数据流动起来。

傅小云表示,医疗数据的价值不在于“拥有”而在于“流通”,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安全共享机制,构建覆盖诊疗全流程的医疗大数据中心,为AI大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燃料”。

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基层医疗领域数据“聚通用”问题的解决,建议可以优先打通三甲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数据接口,建立重点病种数据库,实现影像、检验报告等结构化数据跨区域调阅。同时,将大模型嵌入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赋能县域医共体,患者在家门口即可获得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医生可实时调用跨院诊疗数据,减少重复检查,持续赋能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医疗大模型不是要取代医生,而是成为医生的‘超级助手’。”傅小云说,怎么把这个数据挖掘好、利用好,形成大模型用于指导临床,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这才是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