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056号提案的答复(黔科提复字〔2020〕37号)

省科技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056号提案的答复(黔科提复字〔2020〕37号)

发布时间: 2020-07-09 14:25 字体:[]

省科技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第1056号提案的答复

黔科提复字〔2020〕37号

民建界:

  你们提出的《关于找准细分领域 瞄准科创板  推动贵州科技产业质变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科技、人才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打造华为鸿蒙生态圈应用开发产业集群”的建议

  近年来,贵州坚持把大数据作为实现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全力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已经成为世界认识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贵州在大数据领域“国字号”不断增多,先后建成国家电子政务云“南方节点”,获批建设国家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省、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省、全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区域中心及互联互通试点省,贵阳成为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等。同时,坚持把大数据发展的重点放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全面实施“万企融合”“百企引领”行动,数字经济增速连续4年居全国第1位,大数据企业越来越多。据统计,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从事大数据电子信息等相关业务的企业已达555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3.8%;苹果、华为、腾讯等世界知名科技型企业项目在贵州开工或建成投运,云上贵州、货车帮、白山云、易鲸捷、朗玛等本土科技型企业不断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新动力。

  下步,我们将继续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积极引导“华为鸿蒙生态圈应用开发产业集群”的打造,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力度。通过“千企面对面”服务行动,摸清全省大数据电子信息行业家底,准确掌握省内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和配套生产服务能力,建立潜力企业培育库,支持潜力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各类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并成长为科技型企业。对进入科技型企业队伍且符合补助条件的,及时按政策规定兑现补助;继续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确保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二是积极引导构建产业集群。以贵阳、遵义等高新区为依托,推动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产业布局、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一体化的发展目标。继续推动贵阳国家现代化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建设,并有针对性地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推动基地内企业多出成果。三是推动企业与华为等知名科技型企业深度合作。积极挖掘我省能够与华为等知名科技型企业深度合作的有效资源,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服务,工业互联网建设咨询、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建设等,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推动省内企业与华为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提高省内企业“华为鸿蒙生态圈”的参与度。

  二、关于“建立贵州省科创板潜力企业名单”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证监等相关部门积极调研,深入挖掘全省优质科技企业资源,建立了包括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世纪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易鲸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科技型企业在内的科创板上市企业资源库,并按照“成熟一家、申报一家”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辅导,优化辅导验收流程。截止目前,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排队待审。

  下步,相关部门将继续推进我省科技型企业培育、辅导和上市工作,丰富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形成可持续的上市动力源。一是加强对资本市场新政策、新规则的宣传,提升全民对资本市场规则的认知水平。二是加强省级各相关部门的联动,对全省科技型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及时将优质科技型企业纳入拟上市后备资源库。三是做好拟上市企业的辅导监管和辅导验收工作,及时发现拟上市企业风险问题,提前应对,并指导做好整改工作,力争培育更多科创板上市企业。

  三、关于“制定细分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定向引进政策”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围绕人才队伍建设主线,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切实加大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力度。一是深入推行人才服务绿卡制度。积极为高层次人才办理人才服务绿卡,帮助协调高层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安置、职称评审、社会保险办理等问题,努力解决人才发展后顾之忧。截止目前,共发放省本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6729张,其中C类绿卡6643张,B类绿卡85张,A类绿卡1张。二是着力强化人才引进力度。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黔党发〔2012〕31号)和《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办法(试行)》(黔人领发〔2013〕5号)有关精神,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省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按照行业、领域及项目进行细分,充分利用“贵州人才博览会”“省校合作人才专项引聘活动”等引才平台,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同时,积极鼓励省内企业多渠道招才引智,对企业引进人才不设门槛、不作指标限制,引进人才的文凭、职称等均由企业自行确定。

  下步,我省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和支持政策研究,力争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贵州省科技厅

  2020年6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雷彬;联系电话:0851-85840232)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