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1-2390647 |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 |
发布机构: | 公开日期: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成文日期: | 2021-08-20 | ||
名 称: | 省科技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170号提案的答复 |
省科技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第1170号提案的答复
黔科提复字〔2021〕59号
民盟界别:
感谢民盟界别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民盟界别提出的《关于贵州科研院所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指出的问题切中要害,提出的建议也是我省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现就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将提案的相关内容纳入全省科技体制改革进行统筹部署
省科技厅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厅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明确政协提案办理的领衔厅领导、具体办理处室及相关要求。民盟界别提出的《关于贵州科研院所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由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具体牵头办理。省科技厅牵头制定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专题组2021年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了创建激励创新政策落地示范高校和院所;将“贵州科学院科技创新综合改革”申报列为分管省领导领衔推进的重大改革项目,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落地兑现问题及对策研究”申报列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调研课题。
二、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提案内容涉及的相关问题
针对提案中指出的科研院所服务企业面窄;科企合作不紧密;科技成果收益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功利性思维严重;科研院所单位属性的制约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举一反三,以办理此提案为契机,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科研院所、高校涉及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科研人员差旅费报销、科研人员职称评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摸排、分门别类、逐一解决建议内容涉及的相关问题。一是通过出台文件政策解决。牵头拟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送审稿)》提出:“开展高校、科研院所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推动转制院所进行公司制改造,鼓励试行股份合作社与专业合作社‘两社联动’等初次分配向劳动和知识价值倾斜的分配机制”。二是通过开展试点示范探索解决。以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为载体,在遵义市农科院、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开展政策落地试点示范,设置改革考核指标,赋予科研单位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推动激励创新政策落地兑现。如,贵州省材料技术产业研究院通过以职务发明专利权作价入股创办企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增资扩股、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下游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开展案例政策解析“百问百答”形成共识推动解决。针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人员等创新主体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落地兑现激励创新政策存在的顾虑和担心,省科技厅成立工作组,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案例政策解析“百问百答”,编制《贵州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案例政策解析“百问百答”》,案例中好的经验做法供各高校、科研院所参考借鉴,案例中的答疑解惑供巡视、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过程中了解和把握相关政策,供组织、人事、财政、教育等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专题组参与部门完善、细化和解读相关政策时参考。目前,已编制完成3期改革案例。
三、关于提案中的几点建议
(一)关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齐发力。通过制定和完善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科研院所的组织领导。提交省委深改委审议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送审稿)明确提出:“强化高校与科研院所服务功能。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农业科技前沿方向,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突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涉农一流学科或研发平台;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服务考核机制,将服务‘三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作为学科评估、人才评价等各类评估评价和项目资助的重要依据。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基地。支持企业牵头搭建跨高校、科研院所和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加强对科研院所服务企业的指导,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加强科技政策宣传解读,强化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意识,推动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合作。
(二)关于积极创造条件,激发服务企业活力。选择遵义市农科院等4家科研单位开展激励创新政策落地试点示范,鼓励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发展。遵义市农科院主要围绕辣椒、花椒、中药材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支持科研人员技术股+现金股领办或参与创办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该院目前有4个科研团队服务企业或创办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其中,该院辣椒团队现金入股100万元到遵义供销控股(集团)辣椒产业发展公司,开展“遵辣系列品种”转化及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因团队研发的新品种辣椒因其具有品质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节约采摘成本等特点,转化应用已超过50万亩,覆盖了贵州、新疆、河南、湖北等,深受椒农和加工企业的青睐;该院中药材研发团队创办企业在遵义市新蒲新区高粱村建立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100亩,繁育种苗200万株,可为2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提供优质种苗,解决临时就业2000人次,预计产值600万元。该院花椒研发团队创办企业每年可繁育100万株优质花椒种苗,种植区域覆盖遵义市播州、新蒲、务川、习水等地。
(三)关于贴近行业需求,合作建立科技平台。持续开展“千企面对面”科技服务行动,广泛征集企业的科技需求,并将企业科技需求作为编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重要依据。针对省级科技计划中的支撑计划项目,原则上由企业出题,通过发布指南揭榜,搭建了科研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的桥梁。2020年,全省科技系统调研了1021家企业,征集到技术需求567条,统筹凝练纳入已发布的2021、2022年省科技厅相关科技计划的申报指南,推动科技人员与企业精准对接。面向我省长远发展的行业和产业需求,依托科技资源、人才团队较强的企业,以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组建创新平台。目前我省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148家,其中90家依托企业建设、占比61%,依托科研院所建设41家、占比28%;5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有3家依托企业建设,2家依托科研单位建设。
(四)关于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组建战略联盟。依托改革试点示范单位,探索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组建战略联盟。贵州省材料技术产业研究院与企业联合推动成果转化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以职务发明专利权作价入股创办企业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该研究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参与组建贵州XXX有限公司(简称A公司),推动研究院两项职务发明专利转化,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其中研究院以职务发明专利权作价入股,占技术股30%,其余70%为现金股。2019年A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双招双引”增资扩股专业化运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12月,A公司引入云南XXX集团管理团队,云南XXX集团管理团队收购研究院所持A公司的部分技术股,议价108万元。研究院根据单位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将108万元收益的80%奖励给为科研成果做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此外,云南XXX集团管理团队进入后对公司注资200.01万元,进行增资扩股,其中66.67万元为资本增加,133.34万元为资本公积,帮助公司扩大生产和市场开拓。为便于集团化运营管理,A公司进行更名,注册资本变更为2000万元,变更后研究院持技术股9%,其余91%为现金股。目前,A公司产能比原来增加1倍,产品覆盖贵州、重庆、云南、四川、湖南、江苏等市场,还与国外知名公司进行技术合作。
(五)关于加强管理考核,建立科企合作长效机制。省科技厅制定了《省科技厅权责事项运行规定(暂行)》,明确:“鼓励产学研合作,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符合项目申报指南要求的,可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实施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发展,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2019年以来,省科技厅通过实施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支持48家(次)科研机构开展改革探索,推动科研机构落实国家和省赋予科研单位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政策文件,服务企业发展。
下一步,我厅将按照民盟界别提出的提案内容,持续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再次感谢民盟界别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1年7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梁宇;联系电话:85864651)